04,我訂閱了 PM 朱騏的文字付費內容

kyo
Nov 27, 2022

為了能讓 Weekly Review 系列的寫作盡可能持續 — 不要像以前的我,幾乎兩三下就半途而廢 — 我一邊寫也一邊在持續調整 寫作的模式,也就是下文說的「 畫框 」。而畫自然是指文字本身。

在〈 Hexo 部落格寫作一週年:完整心得與總結 + 如何持續寫作 Part 2〉中,我提到了「 發文的頻率與長度 」這個萬年苦惱,並提出「短文發在臉書」這個暫時解決方案。

這方案確實讓我寫作的頻率明顯提高,今年 7、8 月之間,臉書發了 8 篇短文,且其中的幾篇,我自己也非常喜歡。

但它同時也有一個明顯的「 副作用 」 — 強化了我對臉書的關注與依賴,這是我不喜歡的部分。

所以一段時間後,我再次思考:要怎麼做才能在「保持」提升發文頻率的同時,又不那麼依賴臉書?

Weekly Review 系列就是我思考後的答案,而它也帶來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正向效果,比如接下來要講的。

一、我的發文頻率提高了! — 畫框與畫同樣重要

Weekly Review 寫了 3 期以後,我發現,部落格的發文頻率也跟著提高了! — 哪怕扣除系列本身,也有 4 篇獨立發文。

往前幾個月看,事情可完全不是這樣,7 到 10 月總共只有 5 篇文章,我在第一期的「 為何他們可以,但我不行」,就講述了這個 困境

仔細想想,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?我猜是因為寫了 Weekly Review 後,對我發文的「 習慣 」帶來了一定潛移默化的影響。

而這個習慣,也是「畫框」的一部分。簡言之,以前的我,總是 很抗拒在部落格發短文 — 我的發文習慣完全被「 長篇才更有價值」這樣的思維所 限制框住了 )。

你可能會想:「這也算問題?啊就寫短一點就好了啊!」

確實,我相信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困擾,我對文字表達的「 眉眉角角 」,有時候也讓自己覺得很受不了。

那要怎麼改變?你可以「 硬來」,要求自己就是要寫得更短一點。但也可以透過間接的方式,影響原來的 偏好 — 即原來的 寫作習慣

顯然我受到了 Weekly Review 的影響。

這個回報,不可謂不大。難怪很多 KOL 都要寫起自己的電子報,或與之相似的 週期性創作 ,以保持寫作的手感。

二、我訂閱了 PM 朱騏的文字付費內容

軟體 PM 兼網路文字創作者 朱騏,預計在明年初,展開他的 文章付費訂閱 。經過一番猶豫,我訂了半年。

為何說「猶豫」呢?主要有兩個理由。

第一,內容的三大主軸 — 自媒體寫作、個人品牌、知識管理 — 對我而言,前二者目前只是略有興趣,動力有限。最後一項則因為已有自己的技能樹,很難輕鬆相容新的體系,甚至分枝。

其次,朱騏雖然是個軟體 PM,不過其文風在看我來,比我還像工程師 XD。調性對我來說有點偏冷(當然這也和內容有關,難一概而論),導致一定的閱讀阻力。

儘管如此,我還是訂了,為什麼?

這和本文第一部分的思考有關:我欣賞能「 定期 」且持續產出的人 — 無論是朱騏還是瓦基 — 因為我辦不到。

基於這個理由,加上創作主軸怎麼說也是我有興趣的方向,或許一段時間後,我會再度被「潛移默化」,也說不定?

值得期待。

BTW,依據 上期新增的「 限制 」,本週是 Weekly Review 連續寫作的第 4 週,故下期強制休刊。

Originally published at https://blog.kyomind.tw on November 27, 2022.

--

--

kyo

這裡只更新「非程式相關」文章,更多內容歡迎查看我的部落格:https://blog.kyomind.tw/ ;如果你只對非程式類文章感興趣,歡迎訂閱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