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en in app

Sign In

Write

Sign In

kyo
kyo

294 Followers

Home

About

May 14

18,論軟體工程師常見的「路徑依賴」問題(上)

我常常覺得,軟體工程師可能是最能體現「 當你手裡只有鎚子,看什麼都會像釘子 」的一群人😂 我們在工作中,有時會陷入一種被稱為「 路徑依賴 」的困境。本文將探討「路徑依賴」在軟體工程師的工作與職涯發展中,所造成的各種影響和受困者會有的具體表現。 或許會讓你感到有點熟悉。 前言:何謂路徑依賴? 「 路徑依賴」是個社會科學的概念,用來描述一種現象,即一旦人們在某一方面選擇了特定 …

中文

7 min read

18,論軟體工程師常見的「路徑依賴」問題(上)
18,論軟體工程師常見的「路徑依賴」問題(上)
中文

7 min read


May 9

確保 isort 正確排序本地模組:pyproject.toml 與 pre-commit 設定

團隊協作適用 — isort 是一個 Python 套件兼命令列工具,可以幫開發者自動排序 Python imports,以符合 PEP 8 規範 。這種排序也可以讓程式碼更加易讀且易於維護。 之前已有數篇文章介紹過,可參考本站的「 isort 標籤頁 」。 isort 會自動將 import 分為「 Python 標準函式庫」、「 第三方套件」、「 本地模組」等三大 …

Visual Studio Code

4 min read

確保 isort 正確排序本地模組:pyproject.toml 與 pre-commit 設定
確保 isort 正確排序本地模組:pyproject.toml 與 pre-commit 設定
Visual Studio Code

4 min read


May 7

17,AI 時代的生存指南(一):我對 AI 工具的投入與觀望

相信大家在 2023 的上半年都被 AI 相關資訊狂轟濫炸到有點厭世了。 從去年 11 月底 ChatGPT 發布以來,我們都知道,這個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。 有人因此賺到快錢,有人想法得到了實現,而更多人如你我,則是在這波浪潮的後方,苦苦追趕,擔心跟不上時代,或失去了自身價值。 藉著大眾對於 AI 資訊的焦慮與渴求,線上知識平台紛紛推出了相關課程 …

中文

7 min read

17,AI 時代的生存指南(一):我對 AI 工具的投入與觀望
17,AI 時代的生存指南(一):我對 AI 工具的投入與觀望
中文

7 min read


Apr 29

pre-commit 設定 Git Hooks 教學:以 Flake8、isort、yapf 為例

提交前最後一哩 — 這篇應該算是 Python Linter、Formatter 系列(嚴格來說並沒有這個系列,它們只是彼此相關)的最後一篇,有關「 程式碼整潔工具 」這一主題的文章,之前已經寫了不少,依時間順序如下: Flake8 與 isort in VS Code VS Code 設定 Python linter 與 formatter:以 Flake8、yapf 為 …

Pre Commit

12 min read

pre-commit 設定 Git Hooks 教學:以 Flake8、isort、yapf 為例
pre-commit 設定 Git Hooks 教學:以 Flake8、isort、yapf 為例
Pre Commit

12 min read


Apr 16

16,我的「價值觀層級」器物清單

〈 14,小米 13 的兩大關鍵亮點,與那些「價值觀層級」的器物們 〉點出了所謂「價值觀層級」的「器物」,這期就來補完這個部分。 當然,無論是定義還是清單都是非常個人化的產物,僅供參考。 何謂「價值觀層級」? 我們或許可以把喜愛或討厭特定人事物的 程度,大致區分為「 偏好」與「 價值觀 」。 兩者在好惡上,肯定具有「 量 」的差異,但顯然不止如此而己。 如果要再加上一個 根 …

中文

6 min read

16,我的「價值觀層級」器物清單
16,我的「價值觀層級」器物清單
中文

6 min read


Apr 9

是時候同步你的 dotfiles 了 — 我選擇 yadm

輕鬆管理 dotfiles — 本文主要寫給軟體工程師,尤其是後端。 不過, 這並不是一篇 yadm 操作教學 ,而是我在選擇 dotfiles 同步方案時,所做的功課與思路整理,其中的考量大概有下: 靠自己簡單實作就好,還是要透過工具? 如果要用工具,工具這麼多,該如何選擇? 工具之間有什麼本質的差別嗎?(其實就是下述流派上的差別) 場景與需求 如〈 Linux 開發環境設定大全:zsh、zinit …

中文

9 min read

是時候同步你的 dotfiles 了 — 我選擇 yadm 的理由與思路整理
是時候同步你的 dotfiles 了 — 我選擇 yadm 的理由與思路整理
中文

9 min read


Apr 8

15,付費一個月後,我還是退訂了 Notion AI

前陣子 Notion AI 剛公布時,我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就申請試用。仔細想想,可能作為一個文字創作者,我還是 「本能地」不太願意讓 AI 來干涉這塊「最後的淨土」 。 這與「 我對 AI 輔助寫 code 的態度 」,有著很大的差別。 但在看到一些人開始分享 Notion AI 使用心得,無論基於興奮還是焦慮,我還是不得不加入了排隊清單。結果排到我以後 …

Weekly Review

5 min read

15,付費一個月後,我還是退訂了 Notion AI
15,付費一個月後,我還是退訂了 Notion AI
Weekly Review

5 min read


Apr 2

14,小米 13 的兩大關鍵亮點,與那些「價值觀層級」的器物們

從 3/20 收到貨,隔天開始正式使用 小米 13 手機 ,至今也十餘天了,我對它的感想如何?答案是: 多年的追尋與等待,都值得了! 這篇只提 2 個,我選它「 最最最重要 」的理由 —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。 小米 13 整體而言,就像大多數 3C 評測 YouTuber(主要是中國)說的:沒有太大的缺點。對此我完全認同,所以我決定留下它。 標題的另一部 …

Weekly Review

5 min read

14,小米 13 的兩大關鍵亮點,與那些「價值觀層級」的器物們
14,小米 13 的兩大關鍵亮點,與那些「價值觀層級」的器物們
Weekly Review

5 min read


Mar 11

13,我買了 Apple Studio Display 與系列心得寫作計畫

上星期買了 Studio Display ,使用上已滿一週。儘管它確實是個好螢幕,但期間仍少不了一定的探索和適應過程。 結論上,我會留下它。 之前在 臉書發文已提過「若最終沒有退貨,再來寫一篇『 必須選它的理由 』」,我想這是很有必要的。 畢竟,這麼貴的東西,確實值得好好寫一篇選購指南。更別說我為了買 Mac 的外接螢幕,也著實做了不少功課。 我打算把整個選購螢幕歷程所做的功課、曾經考慮的選項、Studio Display 購買上要特別注意的點,還有入手後我對於大螢幕的不適應所做出的調整與改善。 尤其是那些「 曾經太過年輕 」的天真想法 — 買入後發現根本不切實際,當初純粹是多想了……等以上種種,寫成一個「三部曲」系列。 一、所做的功課與曾經考慮過的選項 為 Mac(Macbook / Mac mini)買一台外接顯示器所需要下的功夫,除了選購螢幕本來就必備具體的基本知識之外,macOS 作業系統也有一些不同於 Windows 的「獨特之處」。

中文

3 min read

13,我買了 Apple Studio Display 與系列心得寫作計畫
13,我買了 Apple Studio Display 與系列心得寫作計畫
中文

3 min read


Mar 4

從 Logseq 看清單式筆記的兩大缺點

逐字稿與長文本 — 〈從 WorkFlowy 到 Logseq — — 我偏愛「清單式筆記」的四大理由〉中,我們講完了清單式筆記的四項優勢。 然而,有光就有影,這篇就來說說,不適合「清單」的場景,也就是清單的弱勢。 使用 Logseq 至今,我覺得明顯不適合清單的場景主要有二: 逐字稿。 長文本(長篇內容)。 因為 Logseq 屬於清單式筆記軟體,所以你也可以認為上述兩者算是 …

中文

5 min read

從 Logseq 看清單式筆記的兩大缺點
從 Logseq 看清單式筆記的兩大缺點
中文

5 min read

kyo

kyo

294 Followers

更多內容都在我的部落格:https://blog.kyomind.tw/

Following
  • Bennett Garner

    Bennett Garner

  • Josef Cruz

    Josef Cruz

  • Johnliutw

    Johnliutw

  • Huli

    Huli

  • EH

    EH

See all (38)

Help

Status

Writers

Blog

Careers

Privacy

Terms

About

Text to speech

Teams